
週末的午後,挺著熾熱的太陽,
心中最想的東西,自然是一股掃去心中悶煩的清涼感覺。
走呀~~走,走到光華附近的西雅圖咖啡。
拍了這張巧克力冰沙的照片,感謝桌上的雜誌以及對面的許哥。
書封面的工作大未來十分醒目。
裡頭的的內容,有提到股市神童(教父)胡立陽的訪問,
其中他說了一段話頗耐人尋味,大意是說“他喜歡掌聲,多過於在股市賺錢!!“
指的是,他喜歡預測股市的趨勢,提出一些有趣的指標,
同時也說到,當自己沒有玩股票的時候,反而更能以客觀的角度看待股票,
這段話,看下來,要比手邊的冰沙清涼。
也是啦,一個人活到一個程度(也許可以說錢多到一個地步),
如果不是太貪心的人,也是該立些言的時候了。
而胡先生喜歡站在講台上,和人分享股市,這是他的熱忱吧!
但是講出來的內容、以及措詞方式也要大家(群眾)愛聽,這要牽扯到演講的技巧了。
自己自小,演說方面的技巧就不如人,應該說差了一大截,
猶記小學時候,那時還有一門所謂的說話課,
考核的方式好像是在整個班級面前上台背(演說)一篇文章(似乎還加上一篇即席的演說),然後老師以此為評分標準。
當時,記得自己好像都要上台個三次左右,才有分數(這課是不當人的),所以期末拿個乙應該不是太美妙的成績。
不過印象裡,好像課程上也沒教到什麼演說技巧或者說話的方式。
就是請同學回家背課本,然後盡量以“流利“、“帶有情感的“語調在班級前呈現。
也許是那課本上的生硬文章,自己體會的能力不夠,難以模擬作者當時寫的心境,
所以也無法流利的傳達出來。
也可能是這個原因,以致後來的自己,不喜歡公眾演說的課程。
不太容易很制式的做個演講,所以看到有人可以在講台上侃侃而談,
其實是很敬佩的,這個就是所謂的口才吧。
因此自己知道自己的口才肯定是不夠好的,所以要往其他方面多多發展。
但是後來,還是體會到,凡事用講的還是比較快。
前天和同學吃中餐,原本就知道同學口才不錯,現在又更欽佩了。
並不是欽佩在同學的嘴炮,而是在對於同一件事情的鋪陳、以及聲音的抑揚頓挫.....
語調竟是那麼的穠纖合度,緩緩道來,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,
同時又能夠適當的和聽眾有些互動,在聽取互動之後,又和後段將要演說的內容融合。
其實在某種角度在我看來,就是一種藝術了。因為他講的那篇笑話我也看過,但是自認沒辦法講的那樣動聽。
茲錄笑話如下;
“兩堆狗屎 ~ 經濟學
兩個聰明的經濟學天才青年,經常為了一些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爭辯不休。
一天飯後一起去散步,為了某個數學驗證的證明兩位傑出青年又爭執了起來,正在難分高下的時候,突然發現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。
甲就對乙說:「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,我願意出五千萬。」
五千萬的誘惑可真不小,吃還是不吃呢?
乙掏出紙筆,進行了精確的數學計算,很快得出了經濟學上的最佳報酬率解:
『吃!』
於是甲損失了五千萬,當然,乙的這頓加餐吃的也並不輕鬆。
兩個人繼續散步,突然又發現另一堆狗屎,這時候乙開始劇烈的反胃,而甲也有點心疼剛才花掉的五千萬了。
於是乙對甲說:「你把它吃下去,我也給你五千萬。」於是,不同的計算方法,相同的計算結果--『吃!』
甲心滿意足的收回了五千萬,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點心理平衡。
可是突然間,天才們同時嚎啕大哭:鬧了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,卻白白的吃了兩堆狗屎!
他們怎麼也想不通,只好去請教他們的教授,一位著名的經濟學泰斗給他們解釋原因。
教授聽了兩位高足的故事,沒想到泰斗也嚎啕大哭起來。
好不容易等情緒穩定了一點,只見經濟學泰斗顫巍巍的舉起一根手指頭,無比激動地說:
「一億啊!~一億啊!~我親愛的同學,我代表國家感謝你們,你們僅僅吃了兩堆狗屎,就為國家的GDP(國內生產毛額)貢獻了一億的產值!」
(注意喔,政府公佈的GDP背後通常有這種陷阱,因為光是買空賣空雖然增加數字但並無法增進百姓的真正福祉)“